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1章:民生(2 / 2)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刘勇好就起了办一家民营银行,专门贷款给民营企业的想法。

就这么,在工商联大会上,刘勇好提出了建议。

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很不友善。

国内银行全是国营,没有一家银行是民营的、外资的。

这事儿虽然得到了工商联诸多企业的支持,但是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边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到最后还是工商联主席是经述评操持,做出提案、建议,以及工商联讨论的决定呈给了朱总,并得到了回复。

而刘勇好此次来到沪市,找到李明新和吴敬连,倒不是为了询问政策或者是征求这两位经济学专家的意见来的。

为啥来的呢?

缺钱、

办银行,政策难是难。除了政策更重要的是啥?

钱啊!

钱越多越好,没有什么上限。

现在银行申办手续得到了专批,工商联内部的企业也都支持。可是但真正到要收钱的时候,要开证明的时候,刘勇好等几个发起人傻眼了。

雷声大雨点儿小,叫的欢的跑的快。

此前口口声声说倾力支持的,到了真章的时候绝大多数拿不出钱来。从十月份批文下来到现在,前前后后连刘勇好等第一批发起人的钱算上,一共筹集了不到2个亿。

两个亿,多不多?

放现在火车站附近“洗个头”就二十块钱的物价标准,肯定不少了。

但是不谈用途单说金额,那是耍流氓。

两个亿要是啥也不干就洗头,能洗到双侧腰子萎缩性坏死。

可是要开银行,那不开玩笑呢么?

够干啥的啊?

说句不好听的,当风险储备金这点儿钱都不定够。

在工商联内部眼看着抽不出来血了,刘勇好只得和几个发起人跑了出来。

“李主任,吴老,我们这次来、倒不是为了这个、主要是想您二位在沪市商界有影响力,看看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介绍有意投资入股咱民生的企业家。您看......”

叮铃铃铃、

刘勇好还没说完,

客厅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李明新做了个抱歉的手势,起身接起了电话。

“喂、请讲。”

“什么?你再说一遍?”

“上街要饭去了?!”

“胡闹!他们私底下有矛盾,使点明刀暗箭就算了,怎么还能这么闹!传出去,中欧的脸面还要不要?!”

“人在哪儿?我马上过去!”

一个电话,差点让李明新气炸了肺。

再回到沙发前,他对刘勇好等人虚摆了摆手,无力道:“刘总,我这边有点事情,需要处理一下,你们不要走,晚上我做东,咱们再聊。”

“......”刘勇好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问道:“李主任,刚才我听您电话里说......李宪?是新北集团的董事长李宪?”

“嗯?”李明新意外道:“怎么,刘总认识?”

“当然认识、当初在京城参加央视的活动时候,和李董还有科隆的潘总,相谈甚欢。他......?”

面对刘勇好询问的眼神,李明新揉了揉太阳穴。

“唉、你这位老相识啊、快把我们中欧这座龙宫,搅成一锅馄饨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