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回 盘踞水浒双侠赠谜 落魄怀来吴永送裳(2 / 2)

尹福想了一会儿说:“郭盛。花荣,怎么样?”

李瑞东咂巴咂吧嘴,说:“不赖,这个答得还挺合适。”

“咱们来个各打《水浒》人名3个,怎么样?”李瑞东问。

尹福回答:“当然可以,不过,这回该我先考你了。七擒七纵,从此南人不复返。”

李瑞东发了一会儿怔,尹福笑道:“难住了,那就喝一杯。”

李瑞东道:“孔明:施恩,乐和。”

尹福笑道:“不错,你考我吧。”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曹正、宣赞、**。”

尹福答后,又说:“咱们来个各打《水浒》泊号3个,怎么样?”

李瑞东回答:“奉陪到底。”

尹福道:直上云霄。

李瑞东道:“行者、没遮拦,摸着天。”

尹福称赞道:“这3位的绰号太合适不过了。”

李瑞东道,“该我考你了,不肯过江东。”

“小霸王,没面目,小遮拦。”

尹福道:“你再考我打《水浒》泊号4个,我也能答上来。”

李瑞东道:“过五关斩六将。”

尹福皱着眉头,思索一会儿,回答:“行者、美髯公,大刀、没遮拦……”

李瑞东一拍大腿道:我算是服你了,咱们再来猜各打《三国演义》人名3个,如何?

尹福道:“来者不拒。”

李瑞东道:“背负青天朝下看。”

“张飞、高览,陆景。”

尹福道:“鸿雁传书报平安。”

“张翼、高翔,陈泰。”

李瑞东道:“喜望稻田千层浪。”

“张辽、田丰,莫愁。”

“三国归晋。”

“曹休、孙休、刘弹。”

“频年不解兵。”

“何曾。戈定,干休。”

“杜绝灯谜撞车。”

“文虎,雷同、于禁。”

“事事齐全说汉高,五柳先生也折腰。臣人奏章朕曰可,即可胡为不早朝。”

“刘备,陶谦,王允,何晏。”

李瑞东见尹福一口气答出《三国演义》4个人名,不禁赞叹道:“你真是熟读《三国演义》了。”

尹福道:“我是熟听《三国演义》,算起来也有20多遍了。该我考你了,骅骝开道路,骐骥跃高坡。不偏三尺津,阿瞒子孙多。”

李瑞东苦思苦想,只回答出马超、马腾和魏延3个人名,第4个再也想不出,只得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尹福道:“还有一个是法正。我再考你一个,萧相国荐贤,汉高祖授印;淮阴侯为帅,楚霸王被困。”

李瑞东笑着说:“我实在想不出来了,索性多喝几杯吧。”他端起酒瓶子,一连倒了3杯,都一饮而尽。

尹福也有些醉意,他抢过李瑞东手中的酒杯,说道:“你别喝得太猛,今个晚上还有好瞧的呢,我告诉你谜底吧,是何进,刘封,韩当。关羽。”

这时,但听前面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圣驾到了,尹福连忙拉起李瑞东,到前面迎接圣驾。只见慈禧,光绪的轿子直抬到内宅门口,李莲英一眼瞧见尹福、李瑞东,急忙走过来问:“那些冒牌的‘圣驾’呢?”

尹福回答:“是义和团,我劝他们走了。”

李莲英叹道:“请走也好,省得刀对刀,枪对枪,双方都有死伤,又是一场虚惊。不过,冒充圣驾,是要砍头的。”

尹福道;“这国难当头,顾不上那么多讲究了。”

慈禧,光绪等人饱饱地吃了一顿晚膳。晚膳后,知县吴永捧着4个包袱来到慈禧面前,说道:“这些衣服粗陋不堪,只因太后,皇上出皇宫时,没带衣服,特将先人的遗物及自身的衣饰奉献,聊备替换,望太后赦臣死罪。”

慈禧点点头道。“你先下去吧。”她打开包袱一看,有蓝薄呢子整大襟袄一件,深灰色罗纹裤子一条,没领绸汗衫一件,半截白绸中衣一条。她又打开一包,只见是江绸大袖马褂一件,蓝掳长袍一件,另备随身内衣一套。慈禧又打开第3包,尽是长袍丝裤。第4包都是全新的袜子,是细白市布做的,有十多双,包里另有一双矮腰细绒软胎的毡靴子。

慈禧满意地点点头说:“这个吴永有分寸,很细心。两天多来,几次遇雨,别处都能忍受,只有两只脚在湿袜子里沤着,真难受,有了这些干净袜子,真是雪中送炭。”

这时,太监又抱来两个梳妆盒子,慈禧打开一看,梳篦脂粉一应俱全。慈禧道:“3天没照镜子了,不知成什么样子了,如今有了这梳妆盒里的镜子,可以装扮一下了。”

李莲英打来温水,慈禧的贴身宫女荣子和娟子赶快给慈禧洗头洗脸擦身。李莲英给慈禧细心地梳头,把过去的盘羊式改成了两把头。

慈禧照着镜子,伤感地说:“这头发又改了回来,过了几日难民的日子,真是甜酸苦辣都有。现在,我要换上旗装,露出庐山真面目。”

荣子拣了一件素雅一点的旗装替慈禧换上;慈禧梳了头,搽了粉,换上旗装,在屋里踱了几步,颇为得意,她高兴地说:“一出了雁门关,那洋人分明是追不上了,各路勤王的兵马一到,咱们大清江山又得救了!”

—会儿,皇后,小主,格格们也走了进来,各拣了一件男人长衫穿了。

忽听门外有人高声奏道,“军机大臣王文韶到了!”

慈禧一听,怔了一怔,忙道:“他不是在北京城里吗?怎么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