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买下堰塘被质疑(1 / 2)





  因着对苏青宁的好奇,沈昀在此后的日子里便更多地关注起她的一举一动来。

  不注意不知道,一看还真是越发觉得她跟从前不一样了。

  以前她霸道任性不会说话,经常性不开口则矣,一开口就能噎死人,尤其是对他的态度上。

  要么无视他,要是一旦注意到他那肯定就是要折腾他了。

  但这几日子以来,她从未折腾过他,甚至连一个轻视的眼神都没有落在他身上过,不知道她又打算憋什么坏主意。

  苏青宁晓得沈昀的目光总是若有若无地落在她身上,关注着她,这让她略微有些烦恼,想她与原主本就是性格完全不相同的人。

  她露的越多,别说聪明如沈昀了就是神经大条的苏大海夫妇,恐怕都会看出端倪来。

  苏青宁捏了捏鼻梁生出一个主意来。

  饭后,苏青宁特意选在沈昀进来收碗的时候倒了一杯水给苏大海,站在他身后握着小拳头替他捶背:“爹,我,我以前不懂事,老是任性发脾气,也不讨人喜欢,给你和娘添了不少麻烦……

  前几日我突然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有一个老神仙指点了我一番,让我以后好好孝顺爹娘宽容待人,说这样一来,咱们家说不定以后有大富贵。”苏青宁一本正经地胡诌。

  苏大海摸摸后脑勺,被苏青宁玄妙的说法弄得心头火热,要知道他这人打小日子不好过,便更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再加上闺女近日的变化,他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看着于氏道:“家里的你瞧瞧,我就说咱们闺女是长大了懂事了,你非要多心。”

  于氏很为自己之前对苏青宁生出的疑惑愧疚,但此时更多的是开心。

  一直以来闺女任性不懂事就是她的一桩心病,怎奈打小宠坏了,长大了怎么扳都扳不回来了,可现在她竟然自己顿悟了,这是好事。

  苏大海夫妇俩都如同释去身上大石,浑身轻松,唯有沈昀那道带着探究与疑惑的眼神一直若有若无地凝在苏青宁身上始终,许久都未曾退却。

  苏青宁自从把自己所有的变化都归到做梦梦到神仙之后,就开始计划着手带着一家人脱贫致富了。

  第二天下午,她使唤沈昀捞了三条鱼回来红烧了,然后请苏大海各送了一条鱼给族长和她爷。

  不出所料,他们由一开始的不敢吃不愿吃,到后来吃得津津有味,还问他是怎么做才能做得这么好吃的。

  苏大海早就得了苏青宁的招呼,不让他说出去,便敷衍了一回,只说是他家婆娘胡乱做的,要是他们喜欢吃,下回家里做了再给他们送。

  苏大海端着空碗回去,第一时间就找自家闺女,却听留在家是的于氏说她又去了堰塘,于是夫妇俩便也追了过去。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在水塘中,把一池水照得波光粼粼,里面时有巴掌大的鱼跃然水面,绽开点点水花。

  苏青宁看到苏大海夫妇来了,欣喜地指着里面的鱼大叫好多鱼,好肥呀。

  “是啊,这么多鱼还愣个肥美,你做的又好吃,咱们家收稻谷就不用担心没肉吃了。”苏大海摸着后脑勺嘿嘿笑着。

  苏青宁闻言心知苏大海这次送鱼肯定是听了不少好听的话,忙趁热打铁道:

  “爹你说得对,只是我在想你之前说鱼卖不起价,可如果每个人都像咱们家这样做得好吃的话是不是就有很多人吃鱼了,那鱼的价钱不就卖上去了?”

  苏大海正弯着腰拿着鱼网捞鱼,听到苏青宁的话愣住了,一时之间没说话。

  苏青宁知他心动继续道:“要是鱼肉的价钱上去了,那咱们堰塘里这么多鱼不是可以卖很多钱?”

  “当家的,好像,好像是这个理儿!”于氏被苏青宁说得心动不已,鱼这么好吃,相比猪肉十多文一斤,这鱼一文一斤价钱实在是太贱了。

  苏大海心里盘算开了,咧了嘴笑着对苏青宁的话表示认同。

  他们村里乃至县里的人不吃鱼可不就是嫌那味儿不好吗,看他闺女把鱼的味道整治好了,连他那从不沾鱼腥的族长大伯和亲爹都敞开了肚子吃了一大碗,而且还没吃过瘾。

  苏青宁见自家爹娘脑子还挺灵活的立刻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只可惜咱们堰塘里的鱼再多,大约卖不了多久,也挣不了多少大子儿!”鱼总有被卖完的时候。

  “嘿,这不怕,鱼价贱,堰塘的价钱也贱,像这种不到一亩的堰塘不过五百文钱。咱们……不如买上几口养鱼,鱼价上去了,总亏不了!”苏大海捞着一条鱼,兴奋地把网扑到塘基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勾着手指盘算起来。

  只可惜,他打小没有正经读过书,只跟着自家四弟粗识了几个字,虽能简单地用手指算一算,但到底不大利落。

  苏青宁眨眨眼睛看向一旁一直若有所思盯着她瞧的沈昀道:“你替我爹算算我家那五吊钱能买多少口堰塘。”

  沈昀突然被苏青宁点名,愣了一下方道:“十口。”五吊钱就是五千文,一口五百文,可不就是十口么。

  苏青宁早就心算好了,闻言拊掌装作天真的道:“爹,娘,咱们不如就买十口!”

  苏青宁口气太大,苏大海咂吧了半晌嘴:“十,十口,会不会太多了?”关键他们分家一共才分了五吊钱哪,加上他买完沈昀余下的一吊钱,这是完全掏空家底了。

  “爹,你想想看,猪肉十五文一斤,咱们打了鱼就只卖两文一斤,买条三四五斤重的鱼才不到十文,一家人能吃一整天,好吃不贵很划算,拿到县里去肯定多的是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