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傻笑什么?”黄太太自外头进来,莫名其妙。

  “江侯爷的字。”郎老板献宝似的给她看。

  黄太太眉毛挑得老高,失声叫道:“江侯爷的字?”便想伸手接过来,“快让我好好看看。”郎老板不给她,“你就着我的手看看就行了。”这要是放到平时,黄太太一定和郎老板不依,这时却顾不上了,弯下腰,目光贪婪,“写得真好。这幅字得值多少钱啊?”郎老板清清嗓子,“太太,你也不用趴那么低,都快趴到纸上了。哎,你别动啊,看看就行了,千万别动手……”

  “我轻轻摸一摸,难道会摸坏了不成?”黄太太嗔怪。

  郎老板小声嘀咕,“那可保不准。”

  黄太太心花怒放,竟然没和他计较,“快去裱糊好挂起来,这个可得好好炫耀炫耀,挂到咱家正厅,谁来了一眼便能瞧见。”

  郎老板不干,“送到裱糊店哪里能放心?还是把裱糊匠叫到家里来吧,我亲眼盯着他。”

  黄太太倒也不反对,“也是,这么珍贵的字。”夫妻二人商量好,命人叫裱糊匠去了。

  郎老板这才想到安远侯的来意,拿出银票给黄太太看,“这是江侯爷的,买江姑娘赢。”黄太太取过银票,满眼爱慕的看了又看,“你说会不会是江侯爷已经心里有底了,才会赌这么大?江姑娘会不会有人家了啊?”

  “不能够吧?”郎老板这个赌坊可不是随随便便开起来的,消息很灵通,道:“江姑娘肯定没有人家。你想想啊,江姑娘离开江家的时候只是个八岁的小姑娘,那时候江家并没有给她定过亲事。她回到京城这才多久,而且自打她回来之后便没消停过,先是和穆王府的那场官司,然后便是这场豪赌。她这凶恶之名四处传扬,好处却不为人知,亲事打哪来?”

  “那江侯爷便拿十万两银子出来打赌?”黄太太纳闷,“这离江姑娘的十五岁生日只有一个月了。贵族人家,婚姻大事肯定慎重,从开始说合到两家有了默契、男家上门求婚,怎么得也得小半年的功夫吧?江侯爷能上哪里弄个女婿出来?”

  郎老板一笑,“就是因为和你一样想的人太多了,所以咱们收到的赌注大多是赌江姑娘输的。太太,江姑娘上回能赢了,我感觉她这回还能赢。”

  “我也觉得她能赢。我就是奇怪,江侯爷如此行事,必定是胸有成竹,他这女婿现在哪里?到底是谁啊?”黄太太好奇。

  “家里有梧桐树,还愁引不来金凤凰?”郎老板哈哈一笑。

  黄太太不理会他,细细盘算,“这登门求婚的必须是年轻俊美、人物出众的王孙公子方可。京城里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咱们一家一家的看看啊,秦国公府、济国公府、汝南侯府、营阳侯府有未婚公子,但这几户都有人来下注了,全是赌江蕙输的,可见绝对没有求娶江蕙的意思;苏相只有一个儿子,苏相为人谨慎,他的态度看不出来……”

  “苏相绝无此意。”郎老板忙道:“他府中曾差了侍女过来,买了两千两银子的筹码,赌江姑娘输。”

  “苏相多谨慎的人啊,他的侍女岂是莽撞的,会自报家门?”黄太太不信。

  郎老板得意非凡,“那侍女当然不会自报家门了。是我见那侍女言行举止都不像普通人家的下人,特地让小四子暗中跟着她,探听到的。”

  “探的好。”黄太太笑咪咪。

  郎老板出身平民之家,能把商号做得风生水起,自有他的一套办法。他勤谨、细心,遇到什么事都不敢大意,小心应对,所以才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侍女也派人跟踪,这就知道了苏府的态度。

  一家一家看过去,黄太太皱眉,“除了何相的幼子何泉之外,其余的王孙公子都是不可能的……”郎老板心中一动,“你不是说那黄衣人衣上绣着四爪龙么,皇室子弟有无可有?淮王、郑王、潞王等均未有婚事。”黄太太不屑,“淮王、郑王、潞王的婚事还用他们登门向女家求啊?那不是陛下有圣旨便可以了么?”

  “太太说的是。”郎老板陪笑。

  郎老板和黄太太算了半天,都觉得江蕙最后能赢,却不明白到底谁才会是那个敢于向江蕙求婚的人,猜了又猜,想了又想,最后也还是一头雾水。

  京城里善于算计的、自以为聪明的人多了,有不少人把京城这些名门世家一家挨着一家研究了遍,最后得出结论,“江大姑娘上回侥幸能赢,这回输定了。”一笔又一笔的赌注投下,都不看好江蕙。

  这月京城天气睛好,各府纷纷举办宴会。不管男人的雅集还是女子的小聚,都少不了江蕙这个热门话题,“你赌了没?”“赌了。”“赌谁输谁赢?”“江蕙输。”彼此相视一笑,心里都是有数。安远侯本来就是朝中新贵,根基并不深厚,皇帝又太信任他了,嫉妒眼红的真是不少。江蕙身为安远侯长女,不知从哪个深山老林里冒出来,却一路畅通无阻,打败了穆王、说服了庄太后,多少朝中大臣做不到的事她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家做到了。这样的姑娘简直……太惹人讨厌了……

  江蕙必须输。

  像她这样既不温柔又不识大体的姑娘若是有王孙公子看得上,会给其余的姑娘们一个多坏的榜样,那还得了。

  平遥大长公主是皇帝的姑母,皇帝敬重她,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提到她,人们通常只说“大长公主”,因为先帝的姐妹当中只有她还在世,这是朝中唯一的一位大长公主,不必提平遥两个字,谁都知道是她。

  大长公主府每年会在这时候大宴宾客,今年也不例外。年轻姑娘们爱玩,三三两两到园中游逛,汝南侯府的赵揽月这天格外活跃,把十几位世交人家的姑娘请到一起,说起私房话,“我押了两千两,你们呢?这可是大好的机会,钱等于是白来的,不要错过啊。”

  江蕙和穆王府的公案尽人皆知,汝南侯府是穆王世子、永城王的外家,赵揽月有这种言行是人之常情,倒也没人吃惊。仙游公主的女儿黄予时抿嘴笑,“我最近手头不宽裕,只投了五百两。”赵揽月劝道:“手头紧才要多投啊。你想想,这是稳赚不赔的,简真是白白送钱。”黄予时装模作样想了想,展颜一笑,“好,那我便回家撒撒娇,多要点儿银子,和你一样也投两千两吧。”

  其余的人见了,也有些动心。白送钱啊,这样的好事若是错过了,岂非暴殄天物。

  营阳侯府的叶吟芳、叶诵芳姐妹,尚家的尚玉萍、尚玉玲,刘家的刘璇、刘珊,都纷纷跟风表示要跟着玩一玩,赌上一把。这些人财力不一,有投三百两的,有投五百两的,叶吟芳心里憋着一股气,咬牙切齿的拿出一千两。

  因为拿不出一万两现银,那天在安远侯府可把叶吟芳可愁坏了。叶吟芳恨江蕙入骨,知道有这个赌局,她是非赌不可的了。这一千两银子是她撒娇撒痴从她母亲那里要过来的,她跟她母亲承诺了,将来赢了钱,会还回去一千八百两,她自己只留二百两零用。

  江蕙也是客人,不过她没和这些年轻姑娘在一起,被大长公主叫去了。

  大长公主满头华发,眼光却依旧锐利,微笑看着江蕙,“听说京城因为你已经开了两次赌局了。江大姑娘,你很出风头啊。”

  丹阳郡主陪着江蕙一起来的,她对大长公主很敬重,温柔的道:“姑祖母,蕙蕙这个孩子不爱惹事,她也是身不由己。”

  江蕙面不改色,“大长公主,其实第一次的赌局我是有意参与进去的。当时我在一个戏楼看戏,人很多,我故意张扬出去,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

  “为何?”大长公主问道。

  眼前这位娇滴滴的、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姑娘居然向她卖惨,没有向她博取同情,大长公主有些吃惊,有些意外,却也隐隐有些喜欢。

  江蕙道:“大长公主聪慧过人,自然早就看穿了。事情越是摊在阳光下,越是有机会得到公正解决。我所期望的,无非公平二字。”

  “倒是个实诚孩了。”大长公主淡淡一笑。

  江蕙语气恭敬,“我这点幼稚诃笑的小心思,家父看得清清楚楚,当天便把我狠狠训斥了。家父告诉我,陛下英明,太后慈爱,绝不可能偏袒、偏向,让我不要使小聪明。我唯唯受教,之后便不敢做什么文章。最后发现,果然家父的话是对的,回想起我的那些小心思,惭愧之至。”

  “这些你不说也没人知道,你直言相告,可见坦白。”大长公主眼神不那么锐利,语气中也有了欣赏之意。

  “那第二次的赌局,你怎么说?”大长公主身边侍立着数位少妇,看样子应该是大长公主的孙媳妇,其中一位生着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的红衣少妇笑着问道。

  这位少妇一定是受宠的,所以才敢笑吟吟的插这个嘴。

  “这回不过是在家里和亲戚朋友闹着玩,不知怎地外头也知道了,越闹越大。”江蕙嫣然一笑,“赌就赌呗,太平盛世,天子脚下,原该有些消遣。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

  江蕙年龄不大,稚气犹存,这一笑却如春暖花开,娇媚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