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六章 何乐不为呢?(2 / 2)


正要思量一个解决之策,却见李愔慢条斯理地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啜饮一口,然后手臂猛的一扬,一盏茶都泼到长孙丕脸上。

“好你个球囊,真当小爷好欺负是吧,拿些老幼病残来搪塞于我,小爷能打你第一次,就能打你第二次!”

李愔咆哮而起,向长孙丕冲去,段仑一瞧不妙,连忙拦腰将他抱住:“息王,息怒息怒。”

那长孙丕抹了一下脸上的茶沫,口中冷笑道:“今日便是打死某,也是无人。”

他们这里吵闹,很快就吸引来一大票官员,一瞧是这位恶名昭著的六皇子在此闹事,不少人就直接又闪了。

最后就连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来了。

长孙无忌厉声呵斥长孙丕:“此乃朝廷办公之地,无故喧哗,成何体统?”

他有监督百官之职,说这话倒是无妨,不过怎么听,都是说给六皇子李愔听的。

问明原委之后,房玄龄也略显无奈说道:“息王,长孙员外郎绝非有意刁难,实在是工部里面的工匠,派遣出去的太多,不如等上几月,等工匠从各地返回长安,再行委派如何?”

督造新犁这件事,是他亲自经手的,自然知晓。

“房相所言,某自然信服,只是父皇对此事极为重视,时不我待,为人臣子,岂敢懈怠?”

李愔对房玄龄还是相信的,别的且不说,房遗爱还在他手底下呢。

“息王,事有轻重缓急,当下春耕最是紧迫,万万耽误不得。”长孙无忌也标明态度。

李愔摆摆手:“行了行了,这些老弱病残的,本王就凑合着用,戴大人,正好你也在这,这些老老小小的,就将户籍都编入黑石村好啦!”

戴胄是户部尚书,这种事情,他似乎觉得不妥。

匠籍都是固定的,而且后代都代代相袭,匠户的地位也低,比平民还不如。

李愔要挑选二百名工匠,那搞不好就是二百户,无形之中,他的食邑就多出来二百户,这件事,戴胄也不敢做主。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本王不干啦,有本事,你们搞火器坊!”李愔也直接摔耙子。

这些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那个本事。

最后还是长孙无忌等人商议一番,算是同意李愔的主张,在长孙无忌看来,一群行将就木的老朽,能有什么作为?

至于那些少年,尚未成年,还没学会手艺,也不堪大用,李愔领着这伙人,那可有乐子看了。

“还是息王识大体。”

长孙无忌嘴里还赞了一句,心中却是好笑:这小子是被自己的侄儿给气傻了吧,收罗一帮老幼病残,不堪大用。

可是长孙无忌并不知道,李愔此刻心里都快要乐开花了。

在他眼里,这些老工匠,那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又不要他们干活,搞研究正好。

而且刚刚他翻阅名册的时候,看到一名老者的名字:李春。

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后面的介绍中,却写着一行小字:开皇十五年,修造安济桥。

安济桥就是赵州桥,李春这个普通的名字,随着这座石桥,一直流传后世。

古代不注重工匠,谁知道又有多少像李春这样的人,一声默默无闻,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说别人,就李春一个,李愔就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至于那些少年,也正是李愔所希望的,因为他们可塑性强,自己手里面那些新鲜玩意,最适合传承给年轻人。

所以在长孙丕等人眼中,这些老幼可能都是废材,但是在李愔眼里,这些都是宝贝。

他故意闹上一闹,把这些人都变成自己领地的一员,何乐不为呢?

在李愔挑选完二百名工匠之后,朝廷委派给他的两名辅官也前来拜见他这个顶头上司。

瞧着走路一瘸一拐,步履维艰的许敬宗,李愔也不由得眨眨眼睛:“怎么,你也是派来给我的?”